OXBRYTA(voxelotor)是辉瑞公司通过54亿美元收购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(GBT)获得的一款镰状细胞病(SCD)治疗药物,其研发历程和市场表现如下:
关键事件与问题
撤市决定
2024年9月25日,辉瑞宣布全球撤回OXBRYTA,原因是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其风险超过临床获益。两项关键试验(GBT440-032和GBT440-042)中,治疗组共报告18例死亡,而安慰剂组仅2例。欧洲药品管理局(EMA)原计划于次日召开特别会议审查该药物,辉瑞选择提前主动撤市。

作用机制与历史
OXBRYta是全球首款抑制血红蛋白聚合(HbS)的小分子药物,通过增加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减少红细胞镰状化。2019年获FDA加速批准,2021年扩展至4岁以上儿童,并在35个国家上市。2023年销售额为3.28亿美元,远低于预期的30亿美元年销售目标。
临床失败影响
撤市导致辉瑞在SCD领域遭遇“三连败”:除OXBRYTA外,其后续药物inclacumab(三期临床失败)和GBT601(FDA叫停试验)均未达预期。基因疗法(如Casgevy和Lyfgenia)的兴起进一步削弱了传统药物的竞争力。
争议与行业影响
安全性争议:EMA审查发现OXBRYTA组血管闭塞危象(VOC)和死亡率显著升高,但未明确直接因果关系。
战略失误:辉瑞原计划通过GBT管线实现SCD领域垄断,但基因疗法的“一次性治愈”特性颠覆了市场格局。
OXBRYTA的撤市标志着辉瑞在SCD领域的重大挫折,也反映了传统药物在基因治疗时代的转型困境
温馨提示:以上资讯由香港登越药业整理编辑(如有错漏,请帮忙指正),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,具体用药指引,请咨询主治医师。